▲以 Windows CE 為代表的微軟嵌入式作業系統不但領先於競爭對手如 Android、iPhone OS 在數年前就投入市場,很多使用者甚至不知道他們正在使用微軟的系統。(圖片來源:HPC factor)
微軟:嵌入式作業系統市場的領導者
不論你是不是微軟的支持者,我們都得承認這個軟體巨人至今仍是嵌入式作業系統市場的領導者。嵌入式作業系統定義為自帶於硬體的作業系統(不像 PC 電腦上的作業系統位於儲存介面中),可用於硬體規格較低的運算設備,僅有很少的記憶體或主頻速度不高的處理器都能完美運行。以 Windows CE 為代表的微軟嵌入式作業系統不但領先於競爭對手如 Android、iPhone OS 在數年前就投入市場,很多使用者甚至不知道他們正在使用微軟的系統,超過 23 款汽車(包括 BMW 7 系列以及 CITROEN、DAIMLER、FIAT、VOLVO、HYUNDAI、MITSUBISHI、SUBARU、TOYOTA 車廠的部分車款)搭載了專門替行車用途設計的 Windows Automotive 系統,BMW 赫赫有名的「iDrive 系統」就是穿著 BMW 外衣的微軟系統。
以 Windows CE 為內核的系統出現在客廳(Xbox 360)、掌上型電腦(Windows CE)與智慧型手機(Windows Mobile)內。但隨著 iPhone OS 與 Android 系統的問世,最近 20 個月微軟受到媒體嚴重的冷落。看到 iPhone 銷量突飛猛進,過去在個人電腦市場與 Apple 交手經驗豐富的微軟感到越來越焦慮。2007 年 Windows Mobile 系統機種全球出貨量為 1,470 萬台,在所有系統中只僅次於 Symbian。但 2008 年微軟第二名的位置即被 Blackberry 超越,Apple 則緊追在後。去年初分析師預估隨著 iPhone 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Apple 手機作業系統可望於 2010 年超越Windows Mobile。但結果是 Windows Mobile 的全球市佔率從 2009 年第一季開始就落後於 iPhone,而且落後幅度每季都在加大。Windows Mobile 系統的高耗能、高授權費、高硬體規格需求讓不少合作廠商十分感冒。雖然從未公開承認,但微軟手機作業系統部門不得不面對 Windows Mobile 機種的市佔率成長速度開始趨緩的窘境,而微軟與手機廠商的關係也不如幾年前那麼密切。
▲去年初分析師預估隨著 iPhone 在中國市場正式上市,Apple 手機作業系統可望於 2010 年超越 Windows Mobile。但結果是 Windows Mobile 的全球市佔率從 2009 年第一季開始就落後於 iPhone。
總結過去經驗之後重新出發
面對市佔率逐漸滑落的窘境,微軟並非沒有嘗試過扭轉局勢,但效果卻不甚明顯。從 2003 年至今,微軟平均 18 至 20 個月就會替 Windows Mobile 系統進行升級,Windows Mobile 6.5 絕非僅僅是 Windows Mobile 6.1 的簡單升級。為了更加完善系統、微軟決定將 WM 6.5 上市時間延後六個月,並利用這段時間增加了大量新功能:包括新的 Internet Explorer Mobile 瀏覽器在內。不過外界仍認為 WM 6.5 僅可視為 WM 6.0 的「小改款」或「過渡版」,並非是徹頭徹尾的「全新版本」。
透過專業顧問公司與產業機構的幫助,微軟認清了過去的軟肋:錯判智慧型手機市場發展的趨勢。Windows Mobile 系統源於 PDA 作業系統 Windows CE,最大特色是與 PC 版本 Windows 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特別是用於辦公室應用的 Word、Excel、Outlook等 Office 軟體)有良好的相容性,因而使用其系統的智慧型手機絕大多數也都是從商務應用的角度切入。這可從長久以來 Windows Mobile 系統桌面的兩大元素:「開始」功能表及繁多的文字訊息(行程、未接電話、訊息等)看出端倪。過去以來微軟對 Windows Mobile 的用戶主要定位於希望在 PC 和手持裝置採用共同標準與系統、以增加辦公效率的大型跨國企業。但 iPhone 成功創造了有別於商業客戶的「消費性智慧型手機」市場,更喚起了普羅大眾對智慧型手機的高度熱情!相較之下 Windows Mobile 平台在消費性智慧型手機市場表現平平,不僅落後於 NOKIA 領軍的 Symbian 大軍,2007 年 iPhone 在美國市場推出僅半年,在消費性智慧型手機市場的銷售量便超越 Windows Mobile 系統。
▲長久以來 Windows Mobile 系統桌面的兩大元素為「開始」功能表及繁多的文字訊息(行程、未接電話、訊息等)。(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為了競逐消費性市場,Windows Mobile 正一步步擺脫過去「個人電腦縮小版」的刻板印象,2009 年 10 月發表的最新版本 WM 6.5 加入了新設計的蜂巢式介面、多項新功能及加強觸控操作等,不但介面變的更華麗、螢幕操作、瀏覽也更方便。微軟取消過去被視為 Windows Mobile 識別符號的「開始功能表」,改用蜂巢式選單讓選擇與排列功能的自由度更高。今年有望問世的 Windows Phone 7 系列更有壯士斷腕的決心:過去的 Windows Mobile 系列建立在 Windows CE 5 核心上,而 Windows Phone 7 系列採用新世代 Windows CE 6 kernel 核心。另外 Windows Phone 7 還融合了微軟旗下的 Zune、XBOX 等核心元件,甚至不惜放棄對過去大量累積的第三方應用程序的相容性。這一切都顯示微軟亟欲擺脫過去的束縛,期望以全新面目重新出發的強烈企圖心!
▲為了競逐消費性市場,Windows Mobile 正一步步擺脫過去「個人電腦縮小版」的刻板印象,去年 10 月發表的最新版本 WM 6.5 加入了新設計的蜂巢式介面。(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全新用戶介面讓人耳目一新
看到競爭對手的節節逼近及 WM 陣營支持者的殷殷期盼,雖然仍在研發過程中,微軟不得不硬著頭皮在 MWC 2010 展會過程中發表 Windows Phone 7 系統的內容,微軟執行長 Steve Ballmer 也親自上台為新系統宣傳造勢。Ballmer 開宗明義表示下個潮流將是「行動上網」,而手持裝置作業系統堪稱整個產業鏈的基礎。因此雖然手機作業系統難以獲利,微軟仍不願意輕易撤出、而且積極研發更具有競爭力的 Windows Phone 7。
▲Windows Phone 7 系列採用新世代 Windows CE 6 kernel 核心,還融合了微軟旗下的 Zune、XBOX 等核心元件。(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雖然距離真正完成仍有一段時間,MWC 2010 展會的內容仍讓許多人感到為之一振,並相信 Windows Phone 7 系統絕非是「換湯不換藥」的產品。Windows Phone 7 系統從六大核心出發,分別是:People(聯絡人)、Pictures(圖片)、Games(遊戲)、Music + Video(多媒體)、Marketplace(軟體商店)與 Office(辦公)。整個手機上只有三個按鈕:後退、開始、與搜尋,桌面並大幅使用圖示介面、捨棄了過去 Windows Mobile 傳統的人因介面與設計哲學。在最引人注目的用戶界面(UI)上,Windows Phone 7 完全放棄了 Windows Mobile 6.5 的蜂窩狀菜單及更早的下拉式選單,取而代之的是類似 Zune HD 的操作界面(微軟內部命名為 Metro)。這種界面採用大字體、無明顯分頁和圖標的設計,具有極強的視覺衝擊力,與目前主流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分頁式界面相比更顯得獨特。
▲新系統桌面並大幅使用圖示介面、捨棄了過去 Windows Mobile 傳統的人因介面與設計哲學獲得許多好評。(圖片來源:Windows Phone 7 官網)
要解除 Windows Phone 7 的待機狀態只需將整個螢幕畫面往上滑。手機桌面就在待機圖片下方。相較於問世已有 3 年的 iPhone 圖標排列式介面,Windows Phone 7的動態介面讓人耳目一新。主界面更是新系統的重要特色,桌面是由使用者可以自定義的區塊組成,微軟稱之為「Tiles」(訊息區塊)。每個區塊都可分別設定,比如使用者可以為某位好友設置一個區塊,那麼關於他的訊息、照片、社交網站狀態更新等都可在這一區塊即時更新。在聯絡人(People)介面中,iPhone 系統的設計強調聯絡資料(電話號碼、電子郵箱地址等)比資料類型(行動電話、固定電話)更重要;而 Windows Phone 7 的設計團隊相信「動作」(如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才是重點。前述細節都顯示微軟已徹底擺脫過去的「跨國企業辦公」思維,真正將潛在客戶定位為一般消費者。
▲ 在聯絡人(People)介面中,Windows Phone 7 的設計團隊相信「動作」(如撥打電話、發送短信等)才是重點。(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高規格門檻排擠現有客戶升級
革命性的創新自然免不了有犧牲者!Windows Phone 7 採用「跳躍式」革新,為此微軟不惜放棄廣大現有機種「垂直升級」的可能性。能讓微軟下定決心的原因是過去 Windows Mobile 系統手機硬體標準的混亂狀況。手機硬體功能相差過大導致手機廠商必須替不同產品單獨開發,這也造成第三方應用軟體供應商開發成本加大,因為其中一些必須由硬體支援的應用會因為手機規格不同而無法完全相容,而這正是單一規格陣營(如 Apple iPhone)的最大優勢。在 2010 年的微軟 MIX 10 大會上,微軟首次宣佈了 Windows Phone 7 系列的最低硬體門檻,內容涉及攝影鏡頭、感測器、觸控螢幕、記憶體、GPU 及 CPU 等關鍵零件。
▲從規格對比可看出 Windows Phone 7 絕對不僅僅是個「簡單升級」版本。
Windows Phone 7 對硬體的要求可謂極其嚴格,未來有資格使用新系統的智慧型手機必須擁有電容式觸控(Capacitive Touch)螢幕,並支持 4 個或更多觸控點(很可能是為了對遊戲操作的支援);手機內必須搭載 A-GPS 功能、加速感應器、電子指南針、光測距感測器;攝影鏡頭最少要有 500 萬像素或更高、同時具備 Flash 閃光燈;機內記憶體必須為 256MB RAM 或更高,同時搭載 8GB Flash 或更多儲存空間。至於手機內使用的應用處理器(AP)則必須是 ARM A8 Cortex / Scorpion 等級或更高,負責圖形處理的 GPU 晶片也要支援 DirectX 9。就算全部達到標準,最後還要符合微軟對於按鍵設計的嚴格要求:手機上只能有開始、返回、搜索以及相機快門、電源共五個按鍵。這意味著現有的 Windows Mobile 使用者僅有非常少的比例(許多甚至尚未上市的 Windows Mobile 機種也注定無法升級)未來能夠過垂直升級的方式享受到 Windows Phone 7,換購新機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 對微軟遊戲平台(包括 Xbox 360)的支援也被視為 Windows Phone 7 的一大競爭優勢。(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不過現有 Windows Mobile 用戶、被拒絕於升級大門外的使用者也不必擔心:微軟已經證實未來將繼續支援 Windows Mobile 6.5(以及 Windows Mobile 6.5.3),前述兩系統將被合併於 Windows Phone Classic 產品線之內,與 Windows Phone 7 的「消費者導向」不同,Windows Phone Classic 系列將轉向新興市場(或與晶片廠商 MTK 深度合作,主攻中國及印度市場的入門智慧型手機使用者)並提供企業客戶解決方案,這樣安排的另一主要原因是為了向現有 Windows Mobile 6.x 平台的 OEM 廠商和第三方軟體開發人員繼續提供服務。
▲ 可以預料未來微軟仍將主打在 Office 文件的最佳化支援。(圖片來源:Microsoft News Center)
爭取手機製造廠商支援為首要之務
微軟為了全新世代的 Windows Phone 7 系統投入大量資源,但未來能否成功?手機製造商是否願意支持仍是重要關鍵,而其中一個重要爭議就是是否允許各廠商開發自行設計的使用介面(UI)。智慧型手機產業所需的三大核心為硬體、軟體與服務,在主流晶片廠商如 Qualcomm 的全力支援下,目前各家廠商同類產品的硬體規格其實都大同小異,而除了 Apple 及電信服務商之外,手機製造商在服務領域能發揮的空間亦十分有限。「如何在相同的手機作業系統內做出差異化」成為各家廠商的首要課題。
▲ 自從 Google Android 系統問世後,許多手機廠商為避免因 Google 的策略布局而成為未來低毛利的受害者(目前 PC 產業的參與廠商都是低毛利的受害者),紛紛開始以 Android 的開放平台為基礎,研發自己專有的使用者介面。
自從 Google Android 系統問世後,許多手機廠商為避免因 Google 的策略布局而成為未來低毛利的受害者(目前 PC 產業的參與廠商都是低毛利的受害者),紛紛開始以 Android 的開放平台為基礎,研發自己專有的使用者介面。無論是 MOTO(推出 MOTOBLUR 使用者介面)、HTC(推出 HTC Sense 使用者介面)甚至是中國移動的 OMS(Open Mobile System)都是業者傾向使用專屬使用者介面的結果。就連在智慧型手機佈局較為落後的 Sony Ericsson 也開始仿效 MOTO 推出了自己的使用者介面「UX 平台」,以期望未來在規劃 App Store 時能獲得較大主導權而並非一味的跟隨著 Google 的腳步。微軟要求未來各廠商必須強制使用 Windows Phone 7 系列的標準 UI,這意味著為了向不同手機品牌消費者提供統一的使用體驗,微軟不允許手機廠商任意更動 Windows Phone 7 的使用介面,各家手機品牌廠商實質上將矮化成為微軟的「手機代工廠」,因為所有的 Windows Phone 7 的使用體驗都十分類似,只能說是不同的產品線(例如 iPhone 2G、iPhone 3G 與 iPhone 3GS 之間的差異)。不過在微軟 MIX10 大會已出現首批 Windows Phone 7 手機:分別為 SAMSUNG、ASUS 和 LG 的產品,而包括 HTC、MOTO 與 Sony Ericsson 也都表示將在第一時間推出支援 Windows Phone 7 系統的新機種,隨著支援廠商陣容逐漸壯大,Windows Phone 7 有望與 iPhone、Andoid 系統鼎足而立。
延伸閱讀:
Windows Phone 7 廣告搶先看!
Windows Phone 7 規格證實
Windows Phone 7 軟體開發搶先看!
Windows Phone 7 系列之綜合觀點
Windows Phone 7 操作搶先看
從心開始–Windows Phone 7系列
2025/05/14
2025/05/14
水龍頭 4/13/2010 at 6:13 PM
真的要加油囉\
lac 4/13/2010 at 8:22 AM
話說微軟手機是不是今天發表呢??
小P 4/13/2010 at 7:54 AM
Windows Phone 7..........
加油
Rds 4/13/2010 at 7:07 AM
革命性的創新自然免不了有犧牲者!Windows Phone 7 採用「跳躍式」革新,為此微軟不惜放棄廣大現有機種「垂直升級」的可能性..........恕刪
yes 4/13/2010 at 6:38 AM
看到 iPhone 銷量突飛猛進,過去在個人電腦市場與 Apple 交手經驗豐富的微軟感到越來越焦慮。從已經公布的訊息中,即將問世的 Windows Phone 7 系統頗有推倒重來、壯士斷腕的雄心壯志,許多人也認為新系統將是微軟扭轉智慧型手機市場劣勢的關鍵產品..........恕刪
希望這次Windows Phone 7真能為微軟扭轉劣勢
多數人都很熟悉Windows系統
這是微軟具有優勢的地方
希望微軟可以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
星相隨 4/13/2010 at 4:29 AM
破土第一回
DirectX 9 是多快阿